大型雜技劇《戰上海》劇情跌宕、扣人心絃,演員們高超精湛的雜技技巧與飽含情感的演繹,贏得了觀眾熱烈掌聲。 □記者 杭興微 攝
昨天,大型雜技劇《戰上海》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精彩上演——
□蘇報記者 姜鋒
昨天下午,作為第二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名團名劇名家展演劇目之一,由上海雜技團、上海市馬戲學校聯合創排的大型雜技劇《戰上海》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精彩上演。該劇以雜技的藝術手段和舞台樣式表現“上海戰役”。
藝術再現“上海戰役”壯烈場景
71年前的5月,“上海戰役”創造了城市攻堅戰的奇蹟:人民解放軍僅花兩個多星期,就解放了整個上海市。在炮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激烈戰鬥中,城市沒有遭到毀壞,電燈通明,公共交通運行不斷,600多萬上海市民生活安穩。這樣一場戰役在戰爭史上極為罕見,但代價也是巨大的,8000多名戰士為解放上海獻出了寶貴生命。
《戰上海》的主線情節正是地下黨組織和人民羣眾為保護髮電廠等重要城市設施,與敵人展開險象環生的鬥爭。該劇講述瞭解放軍某部連長江華率部浴血奮戰,在地下黨配合下率突擊隊雨夜飛渡蘇州河直插上海電廠,與準備炸燬電廠的敵特展開殊死搏鬥,最後電廠保住了,但江華犧牲在上海解放前夕。
《戰上海》採用以小見大的敍事手法,通過正面戰場、地下鬥爭兩條主線的交替展開,設計了環環相扣、張弛有度的8個場景,藝術再現瞭解放軍戰鬥的壯烈場景,展現了革命先烈英勇奉獻的感人故事。據瞭解,這是海派雜技首次製作紅色題材、軍事題材的雜技劇。
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劇情,演員們高超精湛的雜技技巧與飽含情感的演繹,贏得了觀眾多次熱烈掌聲。
大膽創新讓雜技與戲劇深度融合
“雜技不擅長敍事,怎麼把‘戰上海’的故事搬上雜技舞台是一大難點。”《戰上海》編劇、軍旅藝術家董爭臻告訴記者,他查閲了大量“上海戰役”相關資料,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創排過程中,劇本數十次推翻重來,最終將故事、人物、場景與雜技有機融合在一起。”
上海雜技團、上海馬戲城黨委書記米文錦表示,創作團隊和演員們在創排過程中打破了許多原有的雜技節目編排和表演模式,大膽創新雜技與戲劇的深度融合,展現雜技驚險刺激特質的同時,融入了現代戲劇表演元素。據介紹,豐富劇情為雜技提供了更多表演空間,驚險刺激的雜技也為故事推進提供了更多精彩亮點。
《戰上海》全劇採用了雜技、魔術、馴獸等20多種表現形式,創新9種全新形式,並在雜技技巧、道具上進行重大創新。創排《戰上海》的經歷,讓青年演員對革命先烈更增一分尊重。排演階段,飾演連長江華的演員王懷甫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多名小演員遞交了入團申請書。